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ag旗舰厅 (中国大陆) 官方网站|血战孤岛 用生命谱写“南澳抗战精神”

发布时间:2025-02-21 17:48:20    次浏览

林琳编者按: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,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。壮烈的冲锋已经沉寂,远去的硝烟带走了无数为民族独立而牺牲的英灵,然而带不走的是他们留在我们心中的永远记忆。70多年前,在潮汕大地,也是这样的一批批为国家为民族而战的英雄,用他们的热血与生命换取和平换取民族的尊严。今起,本报开辟“潮汕抗战记忆”栏目,由潮汕首位寻访健在抗战老兵、记录口述抗战历史的潮汕抗战纪念馆文史专家组成员、本报记者林琳撰文,介绍当年发生在潮汕的抗战主要战役与将士。回望历史,是为了看清前路;重拾记忆,是为了更好面对未来。谨此向为国家为民族浴血奋战的先烈们致敬。1939年6月21日,汕头沦陷。日军从此侵占潮汕6年,这6年中,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,驻地守军与青抗会、当地民众自卫团队,凭借第四战区司令部“对敌企图进攻潮汕时,应以正规军之一部配合民众武力,以运动战游击战相互运用消耗之”的战略方针,“在限制战场中,打磨转圈,与敌周旋”,在潮汕各地展开轰轰烈烈的游击战,针对日军一乡一镇的蚕食战术,进行坚持不懈的拉锯战,逐次消耗进攻之敌。在潮汕各乡各镇,打下了一个个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寇、鼓舞人心的战役。而于此前的1938年,日军为封锁华南沿海,已开始了侵占南澳的作战。日寇登岛,守军营长县长逃离1938年6月20日,日军第5舰队4架飞机轰炸南澳,陆战队约300人在长尾山、钱澳一带登陆。21日晨,南澳守军保安营在前江、塔边稍作抵抗,伤亡30余人,即全部撤退,日军陆战队长驱直入,占领县府所在地隆澳。南澳守军某保安团营长罗静涛率全营逃往饶平县柘林,县长林捷之也称病弃职逃回大陆。南澳壮丁队为保卫乡土,在隆澳与陆战队进行激烈巷战,牺牲近40人,终因弹尽援绝,退入山中,南澳遂告沦陷。担任潮汕守卫任务的第157师师长黄涛,将畏敌潜逃的罗静涛、林捷之扣押,经请示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批准,将罗就地枪决,林被押至广州囚禁。黄涛是广东蕉岭县高思乡程官村人,毕业于云南讲武堂第15期炮科、德国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3期。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11师炮兵营长,参加过北伐。后赴德国、捷克学习考察,回国后任石井兵工厂厂长。1936年他出任国民革命军第157师少将师长,1938年4月,任第六十五军157师师长兼厦门警备司令。1938年春,157师移防潮州,师部驻防丰顺县汤坑一带。 开会谋划,先锋部队活捉汉奸当时157师士兵中有少量潮汕人,师部虽然设在汤坑,政治部却设在汕头市区。“九·一八事变”后,日本欲侵吞中国的野心已昭然天下,面对日益逼近的战争,中国加紧整编军队,国民革命军大多按“三三制”序列设置。即每个师属下建三个旅,每旅属下有三个团,每个团分辖三个营,每个营又分辖三个连。因此,157师属下940团有三个营,分别驻庵埠、澄海和饶平县柘林一带海防,团部设于汕头市亨园。7月10日,黄涛从师部赶来汕头市,连夜召开军事会议,决定以抗日民众自卫团第4大队洪之政部为先锋,以157师940团第一营为主攻部队,统由一营长吴耀波指挥,部队番号统一称“义勇军”,乘日军立足未稳,出其不意,渡海收复南澳失地。时任940团团长的李友庄,于会后即下达作战命令。天刚拂晓,他便打电话到庵埠第一营营部驻地,召营长来汕。当天中午,一营营长吴耀波乘坐火车来到汕头团部,得知要收复南澳,痛快地连说“好!几大就几大!(即敌人再厉害也不怕的是意思。时驻潮部队前身都为粤军,粤语是军队通用语言。)”7月10日,先锋队洪之政部派便衣队40人,分乘虫习船工的木船由海山出发,夜渡南澳,从长山登陆,偷袭隆澳伪维持会,活捉黄麒麟等11名汉奸后即刻返回。经呈报余汉谋核准,一律就地枪决。7月13日上午,吴耀波率领一个加强连约160人,内有高射机关枪排40人、师部无线电班10人,由澄海盐灶过海到达海山。当天下午,李友庄也率特务排一个班,从汕头乘船到饶平海山岛黄隆乡,于刘厝祠设置指挥所。簧夜出发,反攻夺岛收复南澳在李友庄眼里,吴耀波是一位“爱国的很勇敢的军官,出身行伍,喜欢饮酒,豪爽刚直。”他深知南澳之战将是一场恶仗,坚决表示“养兵千日用在一朝,这次收复南澳,我不成功就成仁!”7月14日夜,吴耀波率领首批渡海先锋队举行宣誓:“中国必胜,日寇必败!收回南澳,誓雪国耻!精忠报国,有我无敌!生当人杰,死为鬼雄!”官兵们誓死把日寇赶出南澳岛。随后,吴耀波亲带便衣队20余人先渡过7公里远的海面,潜登南澳。15日夜,吴耀波的部下第二连连长陈永宸率领全连和机枪排、自卫团一部也偷渡南澳成功。16日夜,无线电台、工兵最后也过了海。7月17日,吴耀波营长带加强连160人和自卫队及原南澳中队20多人,一共250多人带着电台和机枪挺进隆澳,并向深澳和青澳日军驻地进攻。当时日寇登岛后如入无人之境,以为安枕无忧了,戒备不甚严密。吴耀波指挥义勇军及当地壮丁便衣队约600人,出其不意杀敌于措手不及。岛内民众知道我军反攻夺岛时,纷纷持着刀斧来助战,一举收复了失地。沦陷了20多天的南澳岛又回到了中国军民手中,开创了粤省收复失地之先声,震动全国。时在广州的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亲用无线电与吴耀波通话,予以慰勉,并委任他为南澳警备司令,洪之政为县长。孤军血战,以弱敌强视死如归日方本想占据南澳为日海军联络站,以便进窥汕头,熟料反被潮汕军民合力夺回。日指挥官海军少将大熊政吉因此被撤职,调回东京。改派台湾陆战队司令佐藤清前来指挥。日军开始了疯狂反扑,调集大小敌舰20余艘包围南澳岛。20日,更出动飞机十余架,陆战队千余人自前江、后江登陆。就如全国各地抗战前线一样,由于我们的国力和军备等原因,早已失去制空权和制海权,眼看日舰团团围住南澳岛,海山前敌指挥部只有干着急的份儿。岛上,吴部官兵践行出发前誓言,他们左胸佩戴布章,上写“不怕死,不贪财;爱国家,爱百姓”12个字。与自卫团一起,以弱战强,与五倍于己的敌人英勇作战,视死如归,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,如在后江港陈标击毙日军一头目而英勇牺牲,在内埔山杨俊清光荣成仁,在大尖山上陈永宸壮烈殉国,在麒麟峡女护士与敌同归于尽,吴承绵在日舰英勇就义,李居甲夜渡死拼,陈序明南海洒血,陈澄清文祠尽忠,15岁的勤务兵刘南茂拉响手榴弹,与跟踪的两个日兵同归于尽,负伤的张奎标炸死了日军联队长田太一郎。鉴于敌机和炮舰的狂轰滥炸,我方退上山林,以丛林岩石为掩护进行奇袭和侧击,敌搜山时隐藏在山洞的勇士宁愿饿死决不投降。7月30日,南澳全岛的沿海阵地工事都被敌机、大炮轰毁无遗,我方军用电台也全部被炸,与海山指挥所失去联络。义勇军处境十分艰难,无法与日军正面对抗。于是采取以大部向敌后方进行袭击,扰敌疲敌的办法,在山林中焚草起火生烟,诱敌来攻。当夜10时许,义勇军摸到隆澳,偷袭敌营,继以火攻,激战两小时,伤毙敌近百人,夺获一些军用品后迅速撤离,但这也是义勇军伤亡重大的一次战斗。粮尽援绝,虽败犹荣无愧民族由于日军战舰围困南澳岛,夜以继日用电光探射,海阔波恶,无法飞渡,海山指挥部多次征集船工偷渡输送粮食弹药均告失败。8月初,吴耀波率领的义勇军余部粮尽援绝,炊事员陈水源泅水偷渡回海山报告李友庄。李当时正接到黄涛的收兵命令,便写下“即全撤回来”的字条,夹些棉花塞在陈水源耳朵里,陈再次泅水过海,完成了任务。吴耀波接令后,收容幸存残部仅得20余人,化装分批陆续找当地人掩护,乘竹排或泅海回返,至8月底始全部撤完。南澳这一仗,毙伤日军超过500人,义勇军壮烈牺牲殉国者260余人,洪之政部陈汉英、吴超俊皆负伤,洪部中队长杨俊清、陈序明、陈标、陈澄清等俱战死。120多名载运义勇军渡海的饶平海山虫习船工有20多名殉难。南澳战役在广东抗战史上留下悲壮的一页,也在当时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“它既显示了伟大的广东人民精神与百粤民气之不可侮,也表示了我军寸土不轻易放弃之决心,更可自信与明了敌人之不足畏。(黄涛语)”蒋中正、周恩来、何应钦、陈诚等都发来电报表示嘉许,中共《新华日报》誉之为“南澳抗战精神 ”。1938年10月9日,即中秋节第二天,157师471旅全体官兵在汤坑举行追悼南澳抗战烈士大会。20多位从南澳撤回的幸存者均得到犒赏,吴耀波晋升为937团团长,其余官兵各晋升两级。(参考文献:饶宗颐总篆《潮州志·大事志三》;李友庄《南澳之战》《我在海山指挥南澳之战》;郭少音《南澳血战记》——1938年青年救亡出版社出版;秦梓高《潮史辍拾·军民反攻南澳岛》) 南澳黄花山森林公园刻石纪念抗战烈士。 解放初期位于黄花山的义勇军合葬墓。